歡迎瀏覽CCLE教育后勤展覽會官方網站
CCLE第九屆中國教育后勤展覽會 倒計時:0 天
自2019年來,教育部通過政策指導、試點推進、過程管理、經驗推廣,實現從10所高校率先試點到31所高校集成探索,再到1447所高校積極參與建設的“三步邁進”。在各地各校的共同努力下,“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成為推進高校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陣地,成為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根本屬性和獨特優勢的有益探索。
近年來,高校傳統的班級建制管理方式受到越來越多的挑戰,學生社區日漸成為學生交流互動最頻繁的場所。在這樣的背景下,教育部2019年推進“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建設工作,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治理體系下學生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抓手和實現途徑。
在“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建設過程中,教育部指導各地各高校不斷強化“以學生為中心”的辦學治校理念,進一步提升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的工作質量,將高校育人力量和資源下沉到學生社區,用最溫暖的關愛陪伴學生健康成長。
01 構筑學生黨建前沿陣地
西安交通大學南洋書院“一站式”學生社區空間
學生在哪里,黨員在哪里,黨的工作就到哪里。教育部通過解讀“一站式”學生社區的深刻內涵,探索“黨建+”社區育人體系。
江蘇、云南、湖北、遼寧等省印發通知,指導各高校在制度規范、運行機制等方面提供良好的資源與條件配置。
各高校在學生社區設立黨組織,建立樓宇黨支部,設置學院(專業)黨小組,掛牌黨員宿舍,安排學生社區黨組織與職能部門、學院系所、社區物業黨組織結對共建,深入開展政治理論學習、黨員教育發展、社區建設協調等工作。2022 年,1400 余所高校“一站式”學生社區內共成立黨組織 2.1 萬個,團組織近10萬個,實現黨團組織基本覆蓋,學生社區逐步成長為學生黨建的前沿陣地。
02 建設“三全育人”實踐園地
南京大學書院制文化生活社區空間
結合各地“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推進情況,教育部多次發出工作提示,以“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建設指南為指導標準,進一步加強社區“三全育人”工作。
福建、浙江等省發揮全國高?!叭恕本C合改革試點區的優勢,指導各高校通過選聘校院領導干部、黨政人員、專業教師擔任學生社區樓長層長、兼職輔導員、學業導師等,以學生社區建設實效檢驗“三全育人”成果。
各高校各支育人力量通過“書記校長下午茶”“百名教授進書院”“部處負責老師進社區”“訪企拓崗促就業”等工作機制,幫助學生解決思想之惑、學業之困、就業之難。
武漢東湖學院學生社區引入“無接觸配送”快遞服務
高?!耙徽臼健睂W生社區勇立時代潮頭,主動適應信息化發展趨勢,充分利用數字信息、智能平臺、現代設施,科學研判學生成長規律和發展需求,打造數字化育人工作矩陣,以精準化服務更好滿足學生成長需求。
各高校通過科技助力、管理協同,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保障學生全面發展。復旦大學在學生社區運用大數據、5G、人工智能等技術,全方位支撐學校構建教育管理體系。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通過“人臉識別+身份認證”技術,及時發現學生社區管理的潛在風險,用智慧服務助力學生社區高質量建設。
04 爭創平安校園樣板高地
上海財經大學通過學生社區開展網絡安全周活動
各高校學生社區積極與管理部門協同配合,將學生社區網格化日常管理模式高效率轉變為應急管理機制,將學校打造成維護社會安全穩定的重要樣板高地。
2022年疫情期間,吉林大學、上海大學成立學生公寓臨時黨支部,設立“黨員先鋒崗”,校院領導干部、思政工作隊伍、師生志愿者入駐社區開展工作。浙江大學完善頂層設計,開發安全預警平臺,整合聯動多方資源,設置了“社區—宿舍—樓層—寢室”四級安全員隊伍,筑牢學生社區安全防線。東南大學匯聚各職能部門及院系力量,以多方常態化聯動加強社區安全教育,廣泛開展宿舍走訪、談心談話、文化建設及處理突發事件等工作。四川大學以勤工助學和志愿服務相結合的方式,組建100 余人的“校園安全學生服務隊”,讓他們成為校園安全的“偵查員”“守護員”和“宣傳員”。
教育部 · 全國推廣 體驗館 · 誠邀共建
2023年,教育部將立足培育新時代好青年,在全面總結三年建設經驗的基礎上,面向全國高校推廣“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充分發揮其組織優勢、管理優勢,強化大數據賦能精準思政,深入探索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提升高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方法新路徑,努力形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學生教育管理的新范式新經驗。
基于"一站式”學生社區概念,融合“文化·健康·智慧”等特色,CCLE教育后勤展聯合多家校園服務商重磅打造有助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校園育人生態環境建設——智慧校園生活體驗館,展現新時代校園生活新范式,歡迎更多優質服務商產品及服務入駐,共同豐富師生校園物質文化及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引領校園管理服務新發展。